春日暖陽下,淮安白馬湖國家濕地公園,水鳥、野鴨惬意覓食。如今的白馬湖水清岸綠,讓人難以想象昔日圍網密布、船難行、水難聞、人難住的窘況。
從單純的湖體保護轉向全流域保護,10條入湖河流确保清水入湖,水質總體穩定維持在Ⅲ類水标準,總氮、總磷等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……白馬湖的蝶變,是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淮安實踐。近年來,淮安将白馬湖修複與整治作為打通生态價值實現路徑的重要試驗田,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各項工作。在前期生态環境治理保護基礎上,淮安積極探索生态價值實現路徑,将白馬湖打造成為“綠色高地”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标志性項目,成為帶動周邊縣區發展和群衆生活改善的“緻富湖”。
先前,由于缺乏統一管理,各類湖區資源歸屬不明,白馬湖被大肆圍占,出現大面積圩埂圍網。2017年,淮安片區白馬湖測點總磷超标,最大超标倍數達2.08倍。
為全力推進問題整改,還白馬湖碧波安瀾,淮安市委、市政府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,對白馬湖進行整治及生态修複,投資超30億元實施退圩還湖、清水入湖、清淤淨湖、生态養湖“四湖工程”,共開展36項生态環境保護工作,對上遊的10條重要河道進行治理,通過截污治污、清淤泊岸等措施開展生态修複。退養湖面14.15萬畝。轉移安置855戶3319名專業漁民,清淤4000萬立方米,湖區淨水面擴大到86.7平方公裡,較治理前增加一倍。實施湖岸生态修複約50公裡,恢複湖濱帶約34公裡。增加生态涵養林近8000畝,湖泊生态安全水平穩步提升。化學需氧量、總氮、總磷年排放量大幅下降,水質日漸趨好,由劣Ⅴ類變成總體穩定在Ⅲ類水标準。
優良的生态濕地引來多種珍稀物種栖息。白馬湖濕地公園現有鳥類175種,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;省級保護鳥類82種,占濕地公園鳥類總數46.9%。
借着納湖入城的“東風”,“生态+旅遊”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,白馬湖的清水美景變成實實在在的“金元寶”。白馬湖生态旅遊度假區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,旅遊總收入逐年增加,正在形成以生态農業、文化創意、休閑度假、康體養生為主導的産業布局,支撐和帶動白馬湖區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。
白馬湖修複整治是淮安市生态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。聚焦源頭治理,淮安将2021年作為全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年,投資47.75億元實施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1個,謀劃實施“十四五”和今年生态環境基礎設施補短闆項目,加快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備、運行高效、支撐有力的環境基礎體系,打造江蘇“美麗中軸”和“綠心地帶”明星城市。
淮安市文化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Huai'an Cultural Tourism Group Co., Ltd.